舟山海关的守岛人
来源:舟山文明网 责任编辑:邱 双燕 发布时间:2022年09月19日 15:53
舟山群岛是我国东海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,这里汇聚了国家级新区、自贸试验区、宁波舟山港等一批高能级平台,是新一轮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。驻守在这里的舟山海关关员,扎根一个个悬水小岛,认真履职,担当作为,把海关工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在加快发展油气全产业链、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、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等方面,积极发挥海关作用。风高浪急的深水错地,尘土飞扬的矿砂堆场,关员们乘风破浪,坚定守护着一方平安。
运用科技提效率
盛夏8月,踏上位于舟山南部海域的六横岛,海浪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。转身眺望,不远处两座大宗散货码头正在进行忙碌的卸货作业,船厂码头和船坞里也停满了待修的外轮。这个位处两大国际航道黄金交汇点,有着得天独厚的岸线资源、腹地条件的小岛,是承担大宗商品储运与国际船舶维修的重要枢纽。常年驻守在这里的是舟山海关监管一科的9名关员,周炯林就是其中一员。40岁的他已在岛上驻守将近7年,是当之无愧的“老兵",而在近7年的驻岛岁月里,他见证了这座小岛上创造的一个个“高光时刻”——辖区内的3家船厂跻身全球十大修船厂;辖区武港码头高标准扭亏为盈;煤电码头成长为华东最大煤炭储备、配煤、中转码头……这些成绩背后,都少不了周炯林与同事们的默默付出。
9名关员,9个监管点,管理各类进口大宗商品和数量庞大的维修船舶,不仅靠苦干,还需要智慧的沉淀。随着辖区企业的蓬勃发展,科室人力资源与庞大监管业务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,周炯林和同事们紧紧围绕“小切口、微创新”的理念实现监管大效益。他们探索“图传+数传”远程监管,利用无人机机动性高和覆盖面广的优势,将无人机巡航和图传技术引入水尺观测和货物查验,避免了海岛雨雾风浪天气对人工临场查验的干扰,大大压缩了通关时长。
此外,他们还利用驻岛业余时间,研发了新型无线水尺观测器和压载水测量平台,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。凭借着富有趣味又切合工作实际的“微创新”,关员们有效克服了离岛监管的不利条件,加快了货物通关效率。
深入一线做贡献
8月7日凌晨2时,今年停靠的第32条40万吨巨轮“矿石巴西”号卸完满载的铁矿石,缓缓驶离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。这座位于悬水小岛上的码头,是全国最大的海上铁矿石中转基地,也是全国???0万吨级巨轮最多的码头。为保障货物及时通关和巨轮生产安全,舟山海关驻鼠浪湖监管点的一线关员楼家毅3天前就和同事们上岛开展监管服务。按照铁矿石“先放后检”的要求,经过货物放射性检测、固废排查、外来夹杂物检验、取制样等环节。确认相关监测指标安全无误后,第一时间对该批铁矿石办理放行手续,并派专人运送铁矿样品,保障进口通关各个环节无缝衔接。
鼠浪湖岛具备海域开阔、水深条件好、距长江口近等天然优势,但同时又孤悬外海,交通不便。为支持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设,从2016年鼠浪湖码头开港伊始,楼家毅就驻守在岛上,在这里度过了5个春节假期。在这里,他和同事们一起为码头量身打造了“保税混矿”“三位一体检验”等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,复制推广“两步申报”“先进区、后报关”等措施。现在,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铁矿石平均通关时间控制在30小时以内。
跨岛监管履职责
8月10日清晨,舟山海关监管五科科长龙彪和同事已经带好防护装备和查验工具,整装待发。要赶赴黄泽山岛查验一票进口原油,途中需经过两座小岛,换乘2次船、3趟车才能到达,全程接近3个小时,驻岛关员称之为“岛际穿越”“跨岛监管”。原油是重要的法检商品,为确保管得牢、通得快,该关监管五科认真落实“先放后检”两段准入”改革措施,践行“预约查验”“即报即检”等服务承诺。在黄泽山岛,龙彪带领同事们登轮对进口原油进行取样查验,完成作业回程时已经夜幕降临。而此时身为科长的龙彪还没有放松下来,科里的两名年轻关员第一次实施进口危险品取样检测,他放心不下,立刻马不停蹄赶往鱼山岛作业现场进行指导。
舟山海关监管五科驻守的辖区内有10家海关监管作业场所,分布在6个岛屿上。黄泽山岛是油品储运产业、鱼山岛是石油炼化产业、秀山岛东部是海上加油业务……而像这样的“岛际穿越”“跨岛监管”是驻岛关员们再普通不过的日常。每个月,龙彪和同事们需要实施此类“跨岛监管”多达10余次。而龙彪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年轻关员们毫无怨言地反复奔波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把初心落在行动上,把使命担在肩膀上,绘就了岱山海洋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贡献力量。
(舟山海关)